在很多群控行业的机房里,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设备被标记为风险的原因,是因为反诈平台监测到了一些机械重复或异常的操作,并把这些数据上传给了平台,进而触发了设备风控
老手的话在开工前会把这块问题当作处理优先级
第一种方案就是直接购买原生海外设备,比如pixel系、三星系
第二种方案就是刷入隐私系统,如常规的GrapheneOS、 CalyxOS、LineageOS+Microg
第三种则是针对手里有大量项目手机无法批量换机的朋友,其实操作并不复杂,一些常用的工具和指令就能完成。
这一步是否必要,每个人看法不同。在某些机房老板眼里并不是决定性因素,设备可以多准备几台,不上传反Z数据只是延缓了风控的节奏而已,反Z不上传,平台对操作行为本身的监控还会持续存在,最终还是看个人整体策略和节奏安排。
权限禁用原理解读
在安卓系统中,任何应用若要上传数据,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有网络访问权限(通过 API 访问 WiFi 或数据流量)
进程仍然在前台或后台运行(即未被系统强行杀掉)
具备读取必要信息的权限(如读取电话、短信、定位等)
“反Z中心”通常通过这些权限上传如下信息:
电话记录、通话时间、来电去电状态
短信信息(不含内容,通常是发送方号段/频率等)
安装应用列表、应用使用时长
设备识别信息(如IMEI、MAC地址、位置信息等)
这些数据用于和反Z数据库比对,以判断潜在诈骗行为。
禁止网络访问
背后原理是控制该 App 是否能调用 Android 的 ConnectivityManager 或 NetworkInfo 类。
MIUI 有自己的权限控制层,可以强行阻断应用联网请求,即使其调用了联网 API,最终连接会失败。
关闭自启动 + 后台运行
Android 系统中,每个 App 注册了“开机广播”、“网络状态变化”等事件用于唤醒自己
关闭自启动和后台权限,会让系统拒绝这些“广播事件”,进程就不会在后台偷偷启动。
同时限制其在 Doze 模式(待机省电模式)下运行。
禁止敏感权限
如果没有读取电话、短信、位置、存储等权限,“反诈中心”即便联网,也上传不了关键数据
但Android 的权限机制采用“动态申请” + 用户授权的模型,大陆MIUI 系统和大陆 App 往往拥有默认授权,即使手动撤销也只是你自己看的到,后台并没有撤销依然在疯狂传数据。
使用 ADB 或 Shizuku 类工具的原理
MIUI 对系统应用(包括“反诈中心”)通常设置为 系统不可卸载、默认信任、后台常驻,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就该上一下科技了,操作过程放在了资源包里自行食用,小白严格照着步骤操作一样可以成功。
![图片[1]-如何禁止大陆手机内置的【反Z中心】上传数据-老萬资源网](https://www.saiface.xyz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5/images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