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【开源免费】炼丹工具:DeepFace-Lab,图形化界面+汉化-老萬资源网](https://www.saiface.xyz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photo_2025-10-11_02-14-26-1024x576.jpg)
GitHub源码版
基本的功能都有,需自己部署依赖,但是无汉化,适合开发者或有自己脚本习惯的码农来使用
https://github.com/iperov/DeepFaceLab
![图片[2]-【开源免费】炼丹工具:DeepFace-Lab,图形化界面+汉化-老萬资源网](https://www.saiface.xyz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photo_2025-09-29_11-22-14-1-1024x512.jpg)
![图片[3]-【开源免费】炼丹工具:DeepFace-Lab,图形化界面+汉化-老萬资源网](https://www.saiface.xyz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photo_2025-09-29_11-22-19-1.jpg)
汉化版整合包
不少葱姜蒜倒买倒卖的东西大部分就是这个所谓“汉化版”。我们在社区十几个版本里择优选了这一版,功能和上卖弄的源码版完全一致,好处是兼容所有显卡,不需要针对不同显卡去配置变量。社区开发者也做了一个简洁的图形化界面(就是常见的图标、菜单、按钮来实现操作,与之相反的就是GitHub 的命令行界面)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gfUHezxJS8id5O9vr69kkg 提取码: wep6
![图片[4]-【开源免费】炼丹工具:DeepFace-Lab,图形化界面+汉化-老萬资源网](https://www.saiface.xyz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photo_2025-09-29_11-17-43-1024x536.jpg)
其他工具
一张图片的数据集,通常无法做到特征高度还原,所以还需要用到人像角度重构的工作流和五官提取的工具,一共是两个,使用的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算法逻辑。
最后针对”像不像“(就是常说的人像特征还原)分享一些经验
纠结像不像的通常是KYC需求的群体,素材一般都是证件照,这样的话数据集很少很少,即使有了多角度重构视频的工具,要实现高精度特征还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
用 极少数据的证件照 来训练高精度人脸模型痛点是:
1、过拟合风险大,折腾了很久发现大大偏离预期
2、视角/表情/光照等多场景数据不足
3、人像重构依然依托于算法,特征易在不可控情况下(如海外很多证件照有水印)丢失
简要的说明我分为了两版
一版是面向已经在视频网站学习过炼丹基础,但卡在调优急需进阶的朋友,一版是针对完全未入门的新手小白
. 数据量太少的核心问题
单视角 → 泛化差:证件照通常是正脸,缺乏侧脸、微表情数据,模型难以学到完整的三维特征。
光照/背景单一 :换到视频或复杂环境时,容易“穿帮”。
表情覆盖不足:证件照大多是中性表情,遇到张嘴、眯眼时特征崩坏。
2. 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
(1) 数据扩充
图像增强:旋转、翻转、色彩扰动、模糊
3D建模补充:从单张证件照生成多角度表情的合成脸
扩展生成:使用生成不同光照/表情的训练样本。
(2) 特征对齐与保真
高精度人脸对齐:使用 arcface、insightface 之类的特征提取模型,确保每张扩充图严格对齐五官。
身份特征保真:防止数据增强过程中,人物的身份特征(比如眼距、鼻梁高度)被扭曲。
正则化:在训练换脸模型时加入 identity loss(基于 ArcFace embedding) 来锁定身份特征。
(3) 模型训练策略
少样本微调:
冻结部分层:只调特征适配层,不破坏原模型的通用性,这样也会影响到整体进度,无法脱身抽出精力做其他事情
对比学习:在 identity loss 之外,加入对比损失,让模型更好地区分“相似脸”和“目标脸”。
(4) 实际部署注意点
光照补偿:实时换脸时需要动态调节 Gamma/亮度,避免贴片感。
混合方法:把 “证件照训练出的模型” 和 “万能丹” 融合,前者保证特征还原,后者保证效果有参照,保持稳定性。
高分辨率修复:弥补低样本带来的细节缺陷。
解决思路就是:
用增强合成补齐数据;
用身份保持的 loss(ArcFace embedding) 来保证还原;
想把一个人做得像真活人,需要知道这张脸在各种角度、各种表情、各种光照下长什么样。只有一张证件照就像只有一张侧面瓷砖图,想拼出整个人还不损失特征要用到很多辅助工具来协助
1) 要做到高还原,必须补齐的四件事
让模型见到更多样子的那个人 —— 把正面照片变出侧面、微笑、张嘴、不同光线这些版本,这就是多角度重构
确保换出来还是同一个人 —— 用另一套人脸比对工具帮你检查相似度,训练时把这项指标当目标
把颜色和亮暗调好 —— 换脸后皮肤颜色、阴影不一致就很假,也就是常说的胶质感,要做颜色校正和亮度匹配
保住细节(头发、发际、牙齿) —— 这些地方最容易露馅,需要特殊处理或后期修复。
2) 每一步该怎么做
下面按顺序来,尽量写成你能在电脑上做的步骤:
步骤 1:多做伪素材
把证件照做一些简单变换:左右翻转、微旋转、裁切、改亮度、稍微模糊
如果能用3D工具,把正脸“渲成”侧脸或不同表情就更好了(这类工具会从一张脸合成多角度图,但偏专业)。
步骤 2:用预训练模型(万能丹)再微调
不要从零开始训练。先拿一个已经会换脸的通用模型(别人训练好的素人模型),然后用你的素材做少量微调
微调时不用训练太久,避免模型只记住那几张训练图(过拟合)
步骤 3:用人脸特征检查工具把人脸特征锁住
训练或调参时同时用一个人脸识别工具打分,确保换出来的脸在相似度上得分高。
步骤 4:颜色与光照匹配(合成时做)
换完脸之后做颜色统一:把目标图的亮度、肤色、对比度调到跟原图一致
同时做边缘羽化把贴片边缘涂柔,别直接硬贴。
步骤 5:细节修复
用“人脸修复”工具(专门把脸部细节修得更清楚的模型)处理,能改善皮肤纹理、眼睛牙齿细节。
3) 常见坑和快速应对
只在训练图上看起来完美,换别人就炸裂 → 病因:过拟合。应对:增加伪素材,多做测试。
眼睛嘴巴位置漂移 → 做更精确的人脸对齐,训练时加关键点
头发和发际线穿帮 → 只替换脸部中心区域,预训练前,发际直接羽化+混合处理
戴眼镜、胡子 → 这些属于遮挡/纹理问题,需要使用纹理修复工具
实时换脸卡顿 → 降低分辨率或用更轻量化模型做实时推理,导出后期再多一道工序,做高质量渲染。
生成多角度/多表情的素材,效果几乎真假难辨
在找素材时候,完全可以找身边朋友的照片来进行练习,这样和真人也有个参照
禁止违规使用或商用,下载本站资源即视为同意本站所有协议,请下载后一小时内删除 




会员专属




















